9月底,四川理塘县第四完全小学,一个寻常的大课间。操场上忽然出现了一个炮筒一般的大物件,仿佛磁铁一般,孩子们呼啦啦都被吸引过去,围着它看来看去,小鸟一样发出叽叽喳喳的笑声和议论声。
这个炮筒是一台天文望远镜。星特朗的,天文爱好者初学者的入门款。它是杭州钱塘区新湾小学到理塘支教的王建煜老师买来的。
王老师在淘宝上买时,和淘宝店家聊天,随口说了一句:“我是到四川理塘支教的老师,想买给孩子们看星空。”结果,卖家很慷慨地多送了一个目镜。
入门款的天文望远镜多元,如果想玩得更出彩,看得更清楚,各种目镜的花费会很多。店家的这份盛情,让王老师挺惊讶。
让他更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
作别钱塘的云彩
来理塘支教前,王建煜是杭州一位普通的小学科学老师。老家就在钱塘区的新湾,工作又在钱塘区新湾,教学二十多年,有一儿一女,一个在读高中,一个在读初中。
日子过得幸福而平淡。之前,他没想到自己会跟丁真的家乡理塘有什么关系。直到年,杭州市钱塘区与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开展了“塘塘合作”对口支援工作。
区里让老师们志愿报名去理塘支教。两个地方地名里都有个“塘”字,一边是江南水乡,一边是世界海拔最高、离天空最近的县城,丁真的家乡。
高晓松说过,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王建煜想去远方看看。
尽管别人告诉他,那里海拔多米,会有高原反应,而且一去至少半年。他还是挥一挥手,作别了钱塘的云彩,奔向了理塘的碧空。
长在仙鹤翅膀上的县城
王建煜就这样到了理塘县第四完全小学,负责六年级7个班的科学课。
在这里,人人都会唱的一首歌是:“洁白的仙鹤啊,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只到理塘就回。”
他听说,这是仓央嘉措的一首诗,理塘是仓央嘉措用诗歌预言的转世之地。理塘好像四处都是“仙鹤”,路灯外形是白鹤,墙面也有白鹤,理塘,似乎是生长在白鹤的翅膀上,在纯净无瑕的天边,背靠着雪山。
这里的白天碧空如洗,晚上的星空让人震撼。王老师除了负责七个班的科学课外,有时晚上还要管晚自修。他至今难忘晚自修送孩子们到宿舍后,一个人步行一公里走回宿舍时,仰望满天星空后的震撼。
县城晚上光污染很少,空气质量又好,那些以前在杭州的夜空中仿佛蒙上了面纱的星星,在理塘仿佛都彻底打开了自己,伸出友好的手欢迎你来探索。
“这是大熊星座”、“仙女座在那里”……以前在学校带过天文社团的王建煜随便抬头一看,便能找到许多以前在杭州要费尽气力才能看到的星座,兴奋到用拍照质量不那么好的手机拍到几十张甚至上百张照片,想要分享给朋友看。
不知道天为什么会下雨
他在理塘教的每个班,都有约50个藏族孩子,都是住校生。一张张被高原强烈的紫外线晒得黝黑的脸蛋,一双双清澈质朴得仿佛一眼能望到底的眼睛。
孩子们的父母大多以农牧为生,挖来的虫草、松茸是他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很多家庭一年收入1万多元,贫困,使得这些藏族孩子的父母无暇顾及教育。政府想方设法解决了孩子们的寄宿和就读问题,但是,孩子们的基础太薄弱了。
王建煜印象深刻的是,开学时,一个学校上千名学生一起聚在操场上,家长帮忙带着日用品送他们来住校。让他奇怪的是,校领导在用大喇叭一个个报孩子的班级、姓名和宿舍,让家长听到名字后集中排队前往。把孩子们的这些信息制作一张表格,让家长们对着表格找宿舍不就行吗?当地的老师朝他一笑:“表格家长们可能看不懂,很多人甚至不识字哦。”
而他给孩子们上科学课时发现,孩子们坐拥这么美妙的星空,却对天文知识几乎不了解:“他们离天空、满天繁星那么近,但对于这份美丽,却不知道该如何欣赏。”
今年9月,王建煜第二次申请前去支教,新加入支教队伍的有一位钱塘区金沙湖实验学校的科学老师叶龙洁,对孩子们的基础知识薄弱也深有感受。
今年王老师负责六年级的科学,叶老师负责五年级的科学。叶老师有一天上课,正好外面下起了雨。他随口问了孩子们一句:“知道雨是怎么形成的吗?”下面鸦雀无声,连平时读书成绩相对比较好的几个孩子也摇起了头。
叶老师很惊讶:“这在杭州的话,可能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就能回答出来。”
看到了月亮上的环形山脉
王老师想要给孩子们打开一扇窗。去年9月,去理塘支教半个月后,他有了个浪漫的想法——在理塘这个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建立一个天文社团。
他觉得,只是给孩子们空讲天文理论知识太枯燥了,给孩子们添置一些天文观测工具,会让他们对天文更感兴趣。
于是,出现了他开头和淘宝卖家的那段对话。
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也很快来到了理塘。他快速装好调试完毕,先带老师们去看了下星空,藏族的老师同事们看到星空时的那份激动,让他更期待孩子们的反应。
他在几个班里共选了十几个对天文比较感兴趣的孩子,先让他们白天一起来通过望远镜看远处的黑牦牛。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把眼睛凑近目镜,远处黑牦牛的毛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孩子们的眼睛瞪得溜圆,激动得互相用最熟悉的藏语说起感受来。王老师虽然听不懂,但绝对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兴奋。
晚上,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先用寻星仪找到月亮,然后,调整目镜,直到月亮在目镜中越来越近,之前王老师讲过好多次的环形山脉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出现在了孩子们眼前。孩子们一兴奋,忍不住又用最熟悉的藏语沟通起来。
这以后,王老师每周会给天文社团搞两次活动,一次讲一些天文观测的理论知识,一次就是根据天气条件带孩子们观星。另外的时间,望远镜会放在操场上,让孩子们课间有空去探索。
王建煜的工作很快得到了钱塘区理塘工作分队的大力支持。钱塘区挂职理塘干部、理塘县委常委、副县长叶小明在听说这件事后,启动了工作分队的帮扶资金,帮助天文社团购置了新的观测工具。
今年,社团又添置了两架天文望远镜,配置都比第一台要高。今年新加入支教队伍的叶龙洁老师也来社团帮忙。
给航天员刘洋写封信
社团里有个女学生叫丁真曲西,在天文社团观测星空完回到家后,看到了我国女航天员刘洋的一篇文章《凌长空看万里山河》。
刘洋那种凌长空的豪情,让丁真曲西看得很激动。她想写信跟刘洋阿姨讲讲自己的想法。钱塘区驻理塘县工作队的成员们得知后,帮助丁真曲西将信寄出,并把她写信的事情转告了人民日报编辑部。
没想到,今年9月10日教师节那天,人民日报写了一段介绍——年中秋佳节,本报刊发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员刘洋署名文章《凌长空看万里山河》。今年,三位渴望“上九天揽月”的小朋友向此时正在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刘洋分别写了一封信,诉说他们对逐梦深空、探索未知、延展视野的渴望与豪情——并刊出了丁真曲西的这封信:
不断拼搏才能冲破所有障碍
我叫丁真曲西,是四川理塘县第四完全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小时候,对于太空我便充满好奇。我从书里学到,我国第一位尝试飞天的是元末明初的陶成道。他将自制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手上拿着两个大风筝,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飞上天。虽然陶成道的梦想失败了,但他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去年,从浙江杭州来我们理塘支教的王建煜老师,指导我们在学校里成立了天文社团,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学员之一,对于太空的好奇也愈发强烈。每次透过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的时候,我总是有着满肚子的疑问:地球真的是一颗晶莹的蓝色球体吗?木星、火星、海王星、水星……又都是什么样的呢?
这10年来,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早在年,您就执行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这一次,时隔10年,经过层层选拔,您再次出征太空。在我心中,您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英雄!
每当我在学习上失去信心时,就会想到,您克服了那么多困难并最终成功,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呢?只有不断拼搏前进,才能冲破所有的障碍。祝您中秋快乐!
四川理塘县第四完全小学学生丁真曲西
她把他抱了起来
去年王老师选的参加天文社团的孩子都是六年级,今年他们都毕业去了小学对面的初中读书。丁真曲西也是初中生了。
但是,社团有观星活动时,王老师他们还会把丁真曲西叫来,“毕竟是老社员了,可以帮忙带带新社员。”
另外,王老师和叶老师也担心等他们支教结束,社团后面没有指导老师。于是,他们也邀请了当地的五位老师加盟社团。
叶老师记得,前不久举行社团活动时,有个小社员因为个子小够不着目镜,赶回来参加社团活动的丁真曲西就把他抱了起来。
那一刻,叶老师真的觉得挺美好的:有些传承就是这样默默地进行下去的吧。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黄莺图由被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