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困了的时候,你是如何照顾宝宝睡觉的?很多家长以为,宝宝睡着了就不用操心了,根本就没有宝宝睡觉还需护理的意识,还有一些家长知道宝宝的睡眠需要悉心照顾,却还在运用一些传统的方法来护理宝宝的睡眠,看似为孩子好,却不知不觉间和科学育儿背道而驰。我们都知道,宝宝的睡眠对其成长发育尤为关键,孩子的睡眠看似简单,其实却暗藏许多问题。有许多父母就在哄孩子入睡和纠正孩子的睡姿上犯过不少错误,只是自己全然不知罢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分析一下宝宝睡眠护理的十大误区吧!
误区1、摇晃着睡
当宝宝哭闹或睡眠不安时,一些老人或年轻妈妈便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越哭越凶,妈妈也就摇晃得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宝宝十分有害。摇晃动作会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症”,发生脑震荡、颅内出血。轻者发生癫病、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会出现脑水肿,脑疝而死亡。如果眼睛里的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这种方法尤其不适合10个月以内的小宝宝。
误区2、搂抱着睡
在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睡得更安稳,就坚持搂抱着宝宝睡觉。搂睡使宝宝难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而吸入的多是被子里的污秽空气;容易使宝宝养成醒来就吃奶的坏习惯,从而妨碍宝宝的食欲与消化功能;限制了宝宝睡眠时的自由活动,难以舒展身体,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家长抱着孩子的时候肯定会动,宝宝容易睡得不深,影响睡眠质量;如果妈妈睡得过熟,不小心奶头堵塞了宝宝的鼻孔,甚至可能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
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在婴儿床上独立入睡的能力。如果宝宝入睡前吵闹,可以轻轻地按摩他的腹部,也可以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安抚他的情绪。
误区3、不给宝宝变换睡姿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睡着后就不要打扰他了,无需护理,任由宝宝按照一个睡姿睡眠。其实,家长应帮助宝宝科学调整睡姿。因为新生儿从早到晚几乎都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睡姿是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
国外专业人士已发现婴儿猝死综合症与睡眠姿势有关,特别是颜面朝下的俯睡最具危险性。原因在于小婴儿一般不会自己翻身,并且不能主动避开口鼻前的障碍物,因而呼吸道在受阻时,只能吸收到很少的空气而缺氧;加上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当胃蠕动、胃内压增高时,食物就会反流,阻塞本已十分狭窄的呼吸道,造成婴儿猝死。宝宝最安全的睡姿是仰睡。此种睡姿可使其呼吸道畅通无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婴儿猝死。
采取健康的睡姿对新生儿的健康十分重要,新生儿的睡姿不应固定不变,应经常为新生儿翻身,变换体味,更换睡眠姿势,因为长期仰卧会使婴儿头型扁平,长期侧卧会使头型歪偏。要注意,吃奶后不要仰卧,要侧卧,以减少吐奶。左右侧卧时要当心不要把小儿耳轮压向前方,否则耳轮经常受折叠也容易变形。
误区4、给宝宝过度保暖
主要见于冬春气温较低的季节。妈妈为让宝宝暖和,常将宝宝头部全部蒙在棉被下,这样做被窝湿度较高,加上宝宝代谢旺盛,可能会致宝宝大汗淋漓,甚至发生虚脱;另外可能引起呼吸困难,或者窒息。还有的家长为给宝宝保暖,购买了电热毯。殊不知电热毯加热速度较快,温度也较高,因此会增加宝宝不显性失水量,从而引起轻度脱水。
如果怕孩子冷,正确方法是,睡前接通电热毯预热,待宝宝上床后及时切断电源,切忌通宵不断电。使用过程中,如果宝宝出现了哭声嘶哑、烦躁不安等表现,说明身体可能正在脱水,一般通过立即给宝宝多喝白开水,宝宝会很快恢复正常。
误区5,宝宝一有动静,就急忙过去哄抱。
睡眠过程中,深睡眠和浅睡眠两种状态不断交替。宝宝处于浅睡眠时,会活动四肢、扭扭身体,脸上还会皱皱眉、挤挤眼睛、露出笑容等,这都属于正常表现。家长不要急着去哄、去抱或是喂奶,这些反而会打断宝宝的睡眠。
但如果宝宝有其他反应,如严重的哭闹等,家长就要对他们进行安抚。
误区6,让宝宝在过度安静环境下睡觉
婴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健全,长期受噪音刺激,会使脑细胞受到损害,影响宝宝智力发育,而且还影响婴儿睡眠,造成生长激素及其他有助于生长的激素分泌减少,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有些家长为了避免外界对宝宝的影响,索性将宝宝放在十分安静的环境中,这样做,同样对宝宝健康成长不利,会影响宝宝的视觉、触觉及听觉的灵敏性。
一般,婴幼儿期尽量减少探望,不要在室内跳舞、打牌,电视、音响的声音都不宜过大,不要购买高音量的电动玩具及质量低劣、未经正规校音的乐器给宝宝玩。也不要经常把宝宝抱到马路、电影院等人多嘈杂的地方。父母应尽量为宝宝创造一个自然良好的环境,婴儿房里可以张贴一些美丽的图画,悬挂各色气球,放柔和、轻快、音量适中的抒情音乐。
误区7,开灯让宝宝睡觉
一些妈妈为了方便夜间喂奶、换尿布,往往将宝宝卧室里的灯通宵开着,这对宝宝有不利影响。
医学研究表明,婴儿在通宵开灯的环境中睡眠,可导致睡眠不良,睡眠时间缩短,进而减慢发育速度。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差,卧室内通夜亮着灯,势必改变了人体适应的昼明夜暗的自然规律,从而影响宝宝正常的新陈代谢,危害生长发育。另外,据英国学者报告:睡觉时居室内开着小灯的孩子有30%成了近视眼,而灯火通明的孩子近视眼的发生率则高达55%。
误区8,要求宝宝必须午睡
午睡是个好习惯,但不少宝宝晚上睡眠质量好,时间又充足,因此白天精力很旺盛,不愿意配合家长午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也不必强求。如果宝宝已经满3岁了,晚上的睡眠质量很好,而且睡眠的时间总量也够,就能够满足他生长发育的需求,不必要求他一定要睡午觉。而且,如果宝宝白天不睡觉,活动量很大,会消耗很多精力,这样他在晚上会睡得很香,睡眠质量很高。
误区9,不重视宝宝睡眠习惯的养成
0~1岁是宝宝睡眠行为形成的关键期,24小时的昼夜节律一般在1岁以内就已经建立了。宝宝四五个月大时睡眠已经比较有规律了,这时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他良好的睡眠习惯。否则,不良的睡眠习惯一旦形成,再去纠正就很难了。
以上介绍的几种影响孩子睡眠的误区,家长朋友们都要牢记并修正哦,科学护理宝宝睡眠才能给宝宝创造一个良性的成长环境。
爱母子是国内首家基督徒家庭服侍平台的公司,办公管理人员%有呼召有使命的基督徒,入户服务人员90%以上为基督徒,如今扩张到全国多个城市,业务拓展到国外,以真理为根基,专注专业培训,国内外服务员派遣、产后康复、心理咨询等服务,将爱带进千万家!
北京总公司白癜风协会常务理事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