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2个月。
因发热、精神差4d伴前囟膨隆1d入院。体温最高39.3℃,呈稽留热型,同时吃奶差、嗜睡,曾呕吐1次,无抽搐。患儿系足月剖宫产,生后体重增长2.7kg。入院体查:T37.7℃,P次/分,R35次/分,BP80/50mmHg。生长发育好,神志清,精神反应差,呼吸平稳,无发绀,末梢循环好。皮肤未见出血点及皮疹,前囟膨隆,张力高,1.5cm×1.5cm,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存在,颈亢(-)。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肌张力高,膝腱反射(3+),双侧巴氏征(+)。
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降低(2.58×/L),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48%),血小板×/L。C反应蛋白(CRP)mg/L(参考值:8mg/L),降钙素原PCT9.98ng/ml(参考值:0~0.05ng/ml)。肝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免疫功能均正常。脑脊液检查外观黄浊,白细胞计数0×/L(参考值:0~20×/L),多核细胞80%(参考值:3%~8%),葡萄糖37mg/dl(参考值:40~70mg/dl),蛋白质mg/dl(参考值:15~40mg/dl),氯化物mmol/L(参考值:~mmol/L)。入院当日送检血培养2次,入院当日及第三日脑脊液培养2次,4次培养均为无乳链球菌[B群,groupBstreptococcus(GBS)]。
以下是群内医生们的初步诊断
“颅内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
“脓毒症”
药敏试验结果示对氨苄西林、苄青霉素、头孢曲松、喹努普汀/达福普汀、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敏感,对呋喃妥因中介,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喹诺酮类(包括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耐药。肺CT扫描未见异常。头颅CT扫描示脑室及脑外间隙略增宽。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GBS所致)、脓毒症。外院曾给予头孢曲松治疗3d,仍高热、精神差,中毒症状重,治疗效果不满意。
以下是群内医生们的进一步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伴脑水肿”
“硬膜下积液,脑脓肿”
入院后更改为美罗培南联合利奈唑胺治疗,同时予甘露醇降颅压、止痉等对症处理。第4天体温下降至38℃左右,精神好转,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8.27×/L,中性粒细胞68%,血小板×/L。CRP81mg/L,PCT3.54ng/ml。脑脊液白细胞60×/L,多核细胞40%,葡萄糖42mg/dl,蛋白质.2mg/dl,氯化物mmol/L。入院第10天再次高热,头颅MRI扫描示双侧额顶部硬膜下积液伴脑膜异常强化,双侧基底节区多发结节影伴明显环形强化,双侧大脑脚及基底节区点状DWI高信号病变,脑室及脑外间隙增宽。考虑并发硬膜下积液、脑脓肿。
化脓性脑膜炎晚发型B链球菌感染
脓毒症
硬膜下积液
脑脓肿
继续抗感染治疗,并行硬膜下穿刺,隔日穿刺1次,共5次。体温波动于38~38.5℃。入院第21天体温正常,此后未再发热。多次复查血及脑脊液培养均阴性,血白细胞、CRP、PCT正常,脑脊液白细胞计数(30~40)×/L,多核细胞60%~70%,葡萄糖正常,蛋白质90mg/dl左右。复查头颅CT示多发结节状强化影较前稍减少,双侧硬膜下积液减少。共住院50d,体温平稳,精神反应好,体重增长,脑脊液改变考虑为非感染因素所致,停药出院。随诊1年2个月,精神运动发育正常,复查头颅CT示脑脓肿较前明显减少,缩小,脑室扩张较前好转。
B链球菌(GBS)是导致新生儿及小婴儿严重感染的致病菌之一,尤其是晚发型感染,常引起脑膜炎、脓毒症等,其发病隐匿且无特异性,易致误诊、漏诊,严重病例可致死亡。
确诊为晚发型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脓毒症,临床特点有相似处:(1)为1~2个月的小婴儿,生产史无异常,生长发育好;(2)急性起病,以发热、精神差、拒乳为主要表现;(3)免疫功能检查无先天性免疫缺陷证据;(4)脑脊液检查示典型化脓性改变,脑脊液培养与血培养为同一细菌--GBS;(5)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初始经验治疗为敏感抗生素。(6)入院时血白细胞降低,而CRP、PCT升高明显。以上特点提示小婴儿感染GBS后起病急、进展快,虽无免疫缺陷,但由于其非特异免疫功能不完善,不能迅速使感染局限,易泛化至脓毒症。对于临床考虑严重感染的患儿,当白细胞降低与其他升高的炎性指标(如CRP、PCT)不相匹配时,更应重视脓毒症的可能。因此在评估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程度时应综合评价实验室指标与临床状态。
GBS常寄生于直肠和女性生殖道,患儿可经产道或胎膜早破行剖宫产时感染。GBS耐药现象不严重,对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均高度敏感,但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往往不相一致。例1患儿外院初始治疗即应用头孢曲松,但疗效较差,更换为碳青霉烯类和利奈唑胺后,中毒症状缓解明显,体温渐下降。虽然此二类药物组织浓度高,却仍未阻止脑脓肿等并发症的出现,本病例疗程达5周时,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仍增高。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是否存在多重耐药的可能使病程迁延,需加强观察。
对于严重感染患儿,初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应当覆盖常见G+和G-菌群,并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为目标治疗。对于已应用敏感抗生素的患儿也应每日进行疗效评价,及时更换无效病例的抗生素。本病例入院10d时因再次高热复查头颅CT示出现脑脓肿等并发症。提示临床医生当患儿出现病情变化时应注意颅内并发症的可能,需影像学辅助判断,但亦应权衡该检查对患儿的不良影响。
医客特别开通儿科练功房。医院、各级别、各科室的医生,给每个想要“修炼功力”的医生提供一个纯净的临床交流平台。
如何加入即刻添加易可为好友(医客号:),加入医客儿科练功房。每晚19:00~21:00,群主会组织全国的儿科医生同胞们一起讨论精华病例,一起交流成长。
如何添加易可为好友①登录医客APP,进入医客圈
②点击右上角"添加好友"
③在搜索栏输入"易可",或填写”“
④发送验证消息"儿科",易可会尽快验证通过的哦
参与讨论获积分拿大奖医客病例周采用积分制,参与学习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可兑换以下礼品:
①协和儿科住院医师手册(第二版):积分
②派克钢笔:积分
③3M听诊器:积分
今晚不要忘记过来聊病例、拿积分、领好书哦!
赶紧去加易可(医客号:)好友吧!
我开的是正常的药量哪能料到患者不是“正常人”!点“阅读原文”,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