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糖尿病逐渐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
“糖宝宝”越来越多……到底“糖宝宝”有多“年轻”?快和哈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医院内分泌科顾威主任医师表示,近日该院收治了一名3个月零3天大的患儿,是目前科室年龄最小的糖尿病患者。
发现孩子有这“三多一少”
就要留神检查血糖了
多饮
多尿
多食
体重减少
饭都没吃过,就得了糖尿病“小糖宝”名叫丽丽,来自安徽芜湖,因气促、呻吟,并伴医院,血糖检测显示竟高达33.5mmol/L,拟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当时,家人完全不敢相信,“这才三个月大的娃,连饭都没吃过,怎么就得了糖尿病!”在医生的建议下,妈妈又带着丽丽来到了医院一查究竟。
顾主任回忆起这样的细节,患儿第一次入院时是在河西的抢救室,当时已经神志模糊,精神状态差,呼吸急促,再次检测血糖后,确诊为血糖升高引起的酮症酸中毒,当即被收入ICU。
1天后,患儿转入内分泌病区,顾主任发现丽丽的儿童1型糖尿病症状不明显。
一般来说,年龄小于6个月的糖尿病患儿属于新生儿糖尿病,大多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部分孩子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治疗,避免胰岛素一天多次注射。加之丽丽的父母和家中的大宝都是正常的,因而顾主任建议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诊断。
最终基因报告显示,丽丽的糖尿病是由于KCNJ11基因突变引起的,口服药物或许可以控制血糖,但还需要家长严格遵照医嘱配合医生治疗,才有可能避免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
越来越多学龄前儿童患病“以往,1型糖尿病患儿主要以青春期及学龄期为主,但近三个月,医院新发现的学龄前1型糖尿病就有16例,在易感基因的基础上,多因感染引起免疫变态反应,破坏胰岛,进而影响胰岛素分泌,短则几天,长则一两个月,孩子的胰岛功能就可能大部分丧失,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正常。”
顾主任表示,如果家长能尽早发现孩子胰岛功能的衰退,及时来院治疗,还是有可能保留部分的胰岛功能。
如果儿童糖尿病没有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引发脑水肿、电解质紊乱等,直接危及孩子的生命。
早期发现“三多一少”是关键专家表示,通常来说,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为“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儿童1型糖尿病更为典型。
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突然出现了“三多一少”的症状,一定要注意监测孩子的血糖,及时排除糖尿病的可能,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家庭,以及近期有发生感染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