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小手动起来动一动
大脑小脑跟着变聪明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精灵
3岁11个月的昊云(化名),男孩,于20天前入院,来时作业老师初步评估发现患儿手眼协调不好,肩关节和前臂活动时出现代偿性动作,不会自己用筷子、穿衣服、系鞋带等,双手的协调性差,手腕的灵活性差,经过20天的针对性作业疗法,再次评估可见患儿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可以用儿童筷熟练的夹东西,玩玩具时两只手能配合的很好,代偿性动作有所改善,孩子的动手能力增强了,随之自信心建立,理解能力、交流能力也提高了,家长的焦虑也减少了,作业治疗师石东梅根据患儿现在的情况重新制定作业治疗计划,家长及患儿依从性良好。
我来问你来答?
手功能5问
问:手的精细动作是怎么产生的?
答:手的精细动作主要是通过上肢和手指的灵活、协调来完成的。
问:握持功能有哪些?
答:握持功能又分强力握持,如手拿榔头;和精细握持,如手拧螺丝。
问:何为支撑功能?
答:支撑功能是指双手支撑身体,它是俯卧位抬头、胸离床及爬行的基础,也是保护性伸展反应的基本方式。
问:何为手的感觉功能?
答:感觉功能是指手不同功能的发挥,来源于手的感觉,感觉物体的形状、大小、重量、冷热等。
问:手的运动和孩子智力有关系吗?
答:手功能发展的第一步是伸手。研究指出,活动一个手指就需要增加大脑血流量的30%左右。因此,手的动作越复杂,就越能积极的促进大脑的思维功能,精细动作能力高低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进而对智力有所影响。
图:各月龄宝宝手功能发育
分月龄对孩子训练小手灵大脑更聪明1个月
宝宝的双手是捏拳的,如果轻轻地碰他的手掌,他会把拳头握得更紧。
建议
不要给宝宝带手套,让他能自由地挥动拳头,看自己的手,玩手。
2个月
两手握拳的紧张度逐渐降低,有时会主动把手伸进口中,这是宝宝精细动作开始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建议
经常刺激宝宝手心,促进抓握反射;让宝宝触摸一些不同质地的玩具,帮助宝宝玩手,促进宝宝感知觉发展。
图:作业治疗师石东梅为患儿进行手功能训练
3个月
双手可以在胸前互握玩耍,能被动地抓住像波浪鼓等玩具大约30秒钟。这个时期,宝宝的抓握还没有目的性,整个手都是弯曲的,什么东西都是一把抓,拇指与其他四个指头的弯曲方向一致。
建议
拿一些颜色鲜艳、有悦耳声音的玩具给宝宝看,激起他产生抓握玩耍玩具的兴趣;把玩具放到宝宝手里,带宝宝去抓握。
图:作业治疗师李瑞红、石东梅进行小组式训练
4个月
宝宝已经能尝试主动去抓桌上放置的玩具。但是,由于这个阶段宝宝的视觉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手眼还不协调,对看到或感觉到的东西,常常抓不准。
建议
摆几种能吸引宝宝的玩具,如玩具娃娃、波浪鼓,让他练习主动抓握。玩具可以从大到小,反复练习。如果宝宝抓不准,可以帮他把玩具移到准确的方位;一人抱着宝宝,另一人拿玩具放在约1米远处逗他,看宝宝是否会伸手去拿,如果宝宝不伸手,则引导他去触摸、摆弄这些玩具,为以后的伸手抓握训练打下基础。
作业治疗室6个月
宝宝能学会如何在双手间交换物体。
建议
教宝宝撕纸,培养他的手眼协调,锻炼手的精细动作;有意连续向某只手传递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将手中的东西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让宝宝反复练习,学会“倒手”;继续训练宝宝够取小物体,物体从大到小,从近到远。
图:作业治疗师李瑞红为患儿进行上肢功能训练
7~8个月
动作更加灵活,兴趣从自身的动作转移到了动作对象的特征。宝宝不再抱着自己的手或脚咬,而对外界的事物感兴趣;出现扔东西、撕、咬、抓等行为,如撕纸、扔玩具、咬玩具等;还能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夹取东西。
建议
如果宝宝扔玩具,你可以拾起来给他继续玩,让他积极地探索;让宝宝练习用拇指配合其他手指抓起积木;训练宝宝用一只手的玩具对击另一只手的玩具,发出声音时,给予奖励,这样能促进手-眼-耳-脑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图:肩关节抬举训练器
9个月
精细动作进一步复杂化,最大的进步是宝宝能用拇指和食指对捏拿起小物品了,如黄豆、花生米等,这种对捏的动作难度很高,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建议
训练宝宝有意识地将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家长可给予示范,让他模仿,并反复地用语言示意他“把××放下,放在××上”,由握紧到放手使手的动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脑协调又进了一步;第二步训练宝宝将小物体投入到大容器中;让宝宝练习把滚筒(如瓶子)滚到指定地点。宝宝做对的时候记得给予鼓励哦
图:作业治疗师石东梅为患儿进行手精细运动训练10个月
宝宝拇指、食指的动作已经相当熟练,学会了自己松手放下东西,能主动放弃手中现有的东西,选择其他物品玩。
建议
设一个“百宝箱”,做示范,让宝宝学习把玩具“放进去、拿出来”;在一堆玩具中指定宝宝挑出其中一个;用一只带盖的塑料瓶向宝宝示范,训练他打开盖、再合上的动作。
图:作业治疗师李瑞红为患儿进行头控,核心肌力训练
11~12月
宝宝能够把小球放入盒子中,并能拿笔涂鸦,几页几页地翻开书本。
建议
这个时期可以利用玩具,加强宝宝手的动作练习,如用积木接火车,搭高楼,可达2~5个;还可以进行涂画练习,先训练扶着他的手学握笔,再在鱼眼睛处点上小点,他看到“自己会画鱼眼睛了”,十分兴奋,以后他会经常练习“作画”,实际上是胡乱涂画。同时,宝宝可以尝试自己用瓶喝水,用勺吃饭,和同伴相互滚球或扔球玩,打开盒盖或瓶盖从中取东西等。3~4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6~7个月时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样动作;9~10个月可用拇指,食指拾物,喜撕纸;12~15个月时学会用勺子,乱涂画;18个月时能叠2~3块方积木;4~5岁的儿童能用剪子剪东西;6岁能系鞋带并打活结。
医院儿童康复科收治范围:科室主要开展儿童脑瘫康复,小儿脑损伤早期康复,各种脑炎恢复期及后遗症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矮小诊疗,儿童脊柱侧弯康复,肌无力、肌萎缩、脑积水、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康复、自闭症(孤独症)康复,斜颈、抽动症、多动症、儿童学习障碍治疗、儿童情绪障碍、睡眠障碍、发育障碍、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等康复治疗。同时开展小儿癫痫、脑炎、肌肉疾病等常见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儿童罕见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诊疗、先天性疾病等诊疗工作。
编辑:张争艳审核:李华伟
投稿:石东梅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