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欣赏杜牧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www.wzqsyl.com/bbzs/bbyd/
#三分钟讲知识#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唐代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杜牧的这首七律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宣州团练判官任上。“宣州”是唐代州名,在今安徽宣城一带。宣州东有宛溪,东北有敬亭山,城中有开元寺,是名胜之一。

诗人登上开元寺水阁,近看宛溪,远眺敬亭山,慨叹六朝文物已成过眼云烟,心中不禁充溢着古今之慨。诗中表达了客观世界是持久的,亦歌亦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这样一个永恒的道理。

“开元寺”建于东晋,初名永安寺,唐时改名开元寺。该寺故址位于安徽宣城陵阳第三峰,历来是文人雅士登高凭眺的绝佳之地,今仅存开元塔。“水阁”是开元寺中宛溪岸边所建的楼阁。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首联说,六朝的繁华已成为历史,如今只剩下一望无际连天的荒草。只有那恬淡的天空和悠闲的云彩,从古至今从未改变模样。

“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这两句写诗人登临览景而勾起古今联想和人世变易之感。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此联所说的“山”指敬亭山,“水”指宛溪水。鸟儿们在敬亭山苍翠的山色里飞来飞去,宛溪两岸的人们生生死死、世世代代居住在溪水边。

“人歌人哭”语出《礼记》,言喜庆丧吊之事,代表了人由生到死的过程。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颈联说,深秋落雨时,密集的冷雨像一层层的帘幕,挂在千家万家的门户外;黄昏落日时,从夕阳斜映的楼台上传出了悠扬的笛声,在晚风中缓缓飘荡。

“笛风”指笛声随风飘荡。

这两句展现了两种景象,一阴雨,一晴朗;一朦胧,一明丽。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尾联说,因为无缘见到范蠡而感到内心怅惘,只好将目光掠过被雾气笼罩着的高高低低的树木,凝望着东边太湖的方向。

“范蠡lǐ”是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为免越王猜忌,“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范蠡功成后即乘扁舟归隐于五湖,徜徉在大自然的山水中,为后人所艳羡。

“五湖”本是太湖及其相属的四个小湖的合称,也可以用作太湖的别称。这里指太湖。

通读全诗,可以感觉到诗人内心惆怅,情绪不高,但他把眼前的景物描绘得或朦胧,或明丽,很是诱人。诗的节奏也轻快流走,语调更是给人爽利的感觉。后人评价此诗为“明朗健爽与低回惆怅的心绪相互交织,体现了杜牧诗歌拗峭的特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njoyfound.net/jbby/10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