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小鬼之家”
我来这里是吐槽妇保院的,孩子6个月的时候去妇保院健康检查,身高、体重、骨密度测定、听力筛查什么的都是好的。但验血报告出来,医生孩子有点贫血,让吃一个补血药,还再三叮嘱一定要吃。我就奇怪了,一个才6个月大的孩子,奶粉在吃,辅食也在吃,平时健健康康的,怎么就贫血了。
当天一起健康检查的孩子很多,身边好多孩子都被医生“判定”为贫血,都给开了这个药。难道说现在的娃娃身体都弱成这样?还是说婴儿贫血是很常见的?
除了补血药,医生检查孩子的时候几乎都会问一句:“孩子伊可新什么的有没有在吃?”这个问题每次去检查,医生都会问。前段时间,不少人说伊可新存在安全问题,在药店工作的朋友也说,不建议长期给孩子吃这个药。所以医院开的那盒,我们就没有继续给他吃。听到我们说没有继续给孩子吃伊可新,医生当即就扒开孩子的衣服摸了摸孩子的肋骨和胸骨部位,然后就来了一句:“这边好像有点突出来了,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要重视。”我们解释,孩子的爷爷一直有抱着孩子晒太阳补钙的。医生听了以后又说:“马上就要冷起来了,到时候穿了衣服,晒太阳也没有什么用了。”
说实话,每次去检查,医生都会要求给孩子吃伊可新,有没有懂行的人,难道说这个药是孩子的必备药?必须要吃?
对了,说回那个补血药。因为医生一直叮嘱,又给开了药,所以我们当天就给孩子吃了。但问题来了,才吃了一天,孩子就出现了腹泻的情况,而且好几天都没有恢复。今天,还出现严重的腹泻,都便血了。老公说不要去妇保院了,所医院。我们特意看了说明书,说某些孩子是会因为不适应出现不良反应。既然会出现不良反应,当时医生为什么不说明?一个6个月大的孩子,难道说可以随意用药?
我就想问一句,婴儿贫血和缺钙难道是很常见的病吗?这种医生开的药到底是为了抓收入还是孩子真的需要?
网友“junjun”
《在妇保院的医生那里,每个婴儿不是贫血就是缺钙》一文中,大家尽情的宣泄的对医生诊疗的不满,作为一个儿科医生,有必要来说明说明的。
第一,1、贫血问题。关于贫血的标准,是明确的,根据血红蛋白值6个月-6岁,g/L,6岁-14岁,g/L,海拔每升高米,血红蛋白升高4%,低于次值,为贫血;6个月以下:新生儿g/L,1-4个月90g/L,4-6个月g/L即为贫血。各位看客,自己可以看以下,医生是否在“吓唬”。
2、关于补充铁剂,是可以引起胃肠道刺激,腹痛等,LZ所谓的出血,临床是少见的。估计是铁剂没完全吸收,隐血阳性就认为在出血了。
3、是否食补还是药物;就如同马车同汽车拉货上山坡,马车也可以拉上去的,但拉的慢点,如货多点,估计拉不动也是有的。药物生产出来就是用来服用的,不然都去食补,还要药厂干吗用?
第二,1、是否缺钙问题。缺钙的诊断有点麻烦,需要佝偻病的临床症状,需要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估计现在医生很少这样详细的检查了。
2、补充维生素D。专家建议:新生儿及婴幼儿应该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口服,每天IU至2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多)胎儿:生后2周开始口服,每天IU,3个月后改为每天IU至2岁。美国儿科学会推荐(年最新标准):在出生后几天内,所有婴儿、儿童、青少年推荐补充维生素D,每天IU。
3、补充维生素A的问题。《儿科学》及权威指南如《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对维生素A的预防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剂量:婴儿每天需要IU以上,而年长儿需要-0IU以上,当然食物中是存在一部分的。而消化道功能紊乱、反复呼吸道感染,需要补充的更多。《WHO:1~5月龄婴儿补充维生素A》认为就6月龄以下的婴儿而言,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剂量至5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A是安全的(但它建议0-6个月补维生素A不要作为公共策略)。
第三,看病切勿讳疾忌医,或许在你的眼中,孩子是最健康的,最正常的,但医生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的。或许医生有时候是过分小心了,但他的眼光绝对比你更专业的发现问题。例如,我一次门诊,有个外地务工的孩子,我的第一感觉就不好,孩子有点“落日征”(脑积水)表现。我委婉的说孩子最好做个头颅CT(为什么委婉?我不确定、CT射线量大、孩子检查不配合、费用也不少),家属也模棱两可,当时没做。几个月后,家属来感谢我,她说后来确实做了CT,发现脑积水,上海手术的,同手术孩子的发现的都比她的孩子迟。
第四,全中国的人都对医生说的一句话是:“别人说这个检查不能做的”、“别人说这个药物不能吃的”,而偏偏不相信医生说的和做的,为什么?其实他自己心中老早就有了答案,哪个人说的复合他的心思,他就把那句话当圣旨。而他自己懂吗?
第五,儿科的诊断和治疗,更需要被理解和信任。和成人不同,儿科的疾病变化快,有些治疗不仅影响现在的并且,而且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而儿童的药物治疗,因为涉及伦理问题,不能临床试验,说明书上均是儿童用药经验不足,儿童慎用。儿童的药物剂型很少,很多是大人的药物减量服用。
绍兴人自己的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