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天路鸿雁

天路鸿雁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州委组织部推出党建电台《身边的榜样》栏目,激励全州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笃定前行,奋力谱写实施“四州战略”、建设“五个海西”的华彩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

一个人一段文一份情

从历史中回望初心

从文字间体味真情

让更多人听到你阅读的声音

本期朗读者简介

松锦涛,中共党员,格尔木市公安局政治处四级警长。天路鸿雁

今年41岁的葛军,是格尔木市邮政公司的投递员。他所跑的这条邮路,被外界称为“鸿雁天路”,单程全长公里,从格尔木市区往返唐古拉山镇,平均海拔米以上。邮路沿线设有二十多个邮件交接点,为沿线的青藏铁路、公路、兵站和牧民服务。年12月,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高原的紫外线,将他的面庞晒得黝黑。他头上已生华发,比38岁的同龄人显得苍老一些,一看就是在高海拔地区有经历的汉子,他就是格尔木市至长江源头第一镇——唐古拉山镇自办邮路的邮递员葛军。

长期以来,格尔木市至唐古拉山镇沿线一直没有正式邮路,部队、地方单位和牧民的邮件、报刊全靠顺路车捎带。年7月13日,在多方的积极支持帮助下,格尔木市至唐古拉山镇自办邮路正式开通,大家都叫它“鸿雁天路”。

这条路单程全长近公里,路险道难,高寒缺氧。在这条邮路上,共设有二十多个邮件交接点,为沿线青藏铁路、公路、兵站“三条进藏生命线”和牧民服务。葛军常年负责投递的这条邮路,平均海拔4米左右,途中要翻越米的昆仑山口和米的风火山口,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之间万里长江的两条主要源流楚玛尔河和沱沱河,单人单车充满艰险。

葛军的曾祖父是清末民初上海的邮差,见证了中国邮政的诞生和艰难发展。葛军的爸爸葛连发子承父业,在青海柴达木邮电部门从事了30年邮政分拣和邮递员工作,直到年光荣退休。是葛军先祖血脉的传承,也是邮政文化的熏陶,命运让刚刚从部队复员的葛军肩负起父亲的事业,当上一名绿衣信使。

上班第一天,父亲就拍着葛军的肩膀动情地说:“儿子,爸爸知道你现在肩上的沉重,你一定要扛住啊!”父亲理解儿子,儿子懂得父亲,祖孙四代的信使情结让葛军有了更深的感悟。而自从葛军踏上“鸿雁天路”的那一刻起,一个人、一辆车、一条“生命禁区”邮路,便是葛军用坚韧和真情书写人生的天地。葛军每每快要进入唐古拉山镇,驶过长江源头第一桥沱沱河大桥时,经常会想起来自长江尾父辈们的嘱托。

年一个春寒料峭的黎明,不顾妻子的劝阻,感冒未愈的葛军驾着邮车在寒风中驶入茫茫昆仑山间。几天前的一场大雪,使这里气温降至零下20多度,葛军的左肩又渐渐疼痛起来,这是多年因驾驶室车门封闭不严患上的肩周炎。为减轻疼痛,葛军把暖气开大,让暖风吹向左肩。终于,葛军忍着肩痛于傍晚到达唐古拉山镇并歇在兵站战士宿舍,孰料半夜葛军突然头疼恶心,开始呕吐起来,战士们急忙把他送到一公里外的武警卫生院救治,待为他完成输液等应急治疗天已大亮。

告别战士和医生,葛军又坚持驾车返程,当翻越0多米的风火山口时他再次出现眩晕恶心。他把车窗打开一条缝使凉风进来,好让自己意识清楚一些,走一截,停一截,实在眩晕就趴在方向盘上歇一会儿……70公里路,4个小时的顽强坚持,葛军的邮车终于驶抵了五道梁兵站大门。后来,葛军才得知自己那次患的是危险的高原脑积水症,侥幸的是救治及时,才没有出现严重后果。

在青藏铁路三岔河特大桥梁守护的武警某部驻地,有一条在陡峭山崖上开凿的高达百米阶梯,因艰险被战士们称为“天梯”。每班到此,葛军都得将邮件连同帮战士们捎带的物品扛在肩上艰难地爬上天梯,送到位于山顶的军营。

年春的一个风雪天,葛军从天梯往军营送邮件及捎带的物品,爬到一半突感一阵眩晕,他下意识低头下蹲,不料眼镜被托在胸前的包裹撞落掉下天梯。情急中,他紧紧抱着邮件贴在陡峭的石阶上,此时,一阵大风吹在他背后硕大的背包上,差点把他掀落下几十米的山崖。他清楚,身后的背包不能丢,因为那是他为几个紧急换防没能带上御寒衣物的武警战士捎来的棉大衣。当山顶的哨兵发现他时,他已瘫倒在军营门外。

几年来下,葛军与沿线各兵站、输油泵站、铁路守护站点等地的官兵结下了深厚情谊,大家都亲切称他“葛哥”或“葛班长”。葛军为部队的真情服务赢得了官兵们的尊重和关爱。

多年来,沿线的官兵们时刻牵挂着和经常帮助遇险的葛军。年7月,邮车在三岔河附近突然遭遇泥石流,车辆瞬间被陷进深深的泥浆之中,情况十分危急。葛军徒步两公里到附近武警驻地求援,部队立即派出一个班的战士赶到遇险地点,战士们在冰冷的泥浆中奋力挖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邮车和全部邮件被安全解救出来,而战士们却个个变成了泥人。

这样的感人故事在漫长的天路上不胜枚举,正是因为葛军的坚持和坚韧,也无形中架起了天路沿线战士、牧民群众和家人的连心桥。年7月,三名广州大学生骑自行车进藏,其中一人在风火山口掉队后因体力不支摔伤,葛军途经这里时救助了这名学生,这名学生在返回广州后发来的感谢信中写道:“我没想到,在那荒无人烟的地方居然有中国邮政,感谢葛大哥救了我!”

至今葛军已累计安全行驶近16万公里,运输各类邮件余袋,信报包裹32万余件,其间从未出过差错。当记者结束采访时,这只“天路鸿雁”正在装车,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个人感言

葛军同志舍小家、顾大家,夜以继日、不畏生死,执着坚守、默默奉献。十年间,一个人、一辆车、一条往返近千里的“生命禁区”邮路。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用生命谱写了一名基层邮递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风尚,诠释了一名基层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通过阅读他的故事,坚定了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向榜样学习、向先进看齐,认真履职,努力工作,也像葛军同志一样,用初心诠释责任、用坚守凝聚力量、用行动书写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在本职工作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读后感1

葛军的先进事迹事迹深深的感染着我,吸引着我,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他恪尽职守、风餐露宿、舍“小家”顾“大家”,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高原赞歌。

2

葛军那种执著与顽强的精神,诠释信仰之美,他是千千万万邮政人的缩影。葛军这种吃苦不言苦,也激励着我们在工作中不要轻易放弃,要敢于拼搏,勇往直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njoyfound.net/jbjc/7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