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经典阅读欣赏第七十四期

这一期,我们来看看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中国的南方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叫做敬亭山,这座海拔只有米的小山,却总是有名人来光顾它,比如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等等等等。这座山为什么这么著名?就在于他是诗仙李白生前的最爱!公元年,那时候的李白已经在文人圈子混迹了很多年,有了许许多多的粉丝,李白在粉丝的簇拥下,第一次来到敬亭山,看到青翠的山峰,听着阵阵松涛,就彻底陶醉在美丽的景色之中。

但李白的人生也从这年开始发生转折,紧接着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最要好的朋友杜甫在这场叛乱当中被抓,他的另一个好朋友王昌龄在叛乱中丢掉了性命,他自己呢,被叛军追的到处跑。贫困和疾病这两个魔鬼也接踵而至,备受折磨的李白孤身一人再次来到敬亭山,想着之前自己得意的生活,再看看自己现在疲惫的身躯,只能写首诗来抒发自己孤独的心情了。诗题名为《独坐敬亭山》,其中的“坐”字在这里是停留的意思。诗题名,也就是独自停留在敬亭山的意思了!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之前,每次来敬亭山游览时总是前呼后应的李白,现在却只是孤身一人。不仅如此,连山上的鸟儿也好像嫌弃李白一样,一看见他就越飞越高,直到消失不见。天上还飘荡着一朵孤独的云彩,在看了看李白之后,也离他而去了。“闲”在这里可不是悠闲,而是空虚的意思。唉,走吧,都走吧。这些年来朋友离开他,亲人离开他,现在连鸟儿和云彩也都离他而去了。谁还会对李白不离不弃呢?

李白放眼望去,天地间仍旧陪伴他的,只剩下一座敬亭山了。敬亭山也张开怀抱,接纳了这位年迈的游子。李白和敬亭山就这样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不禁发出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感慨。厌在这里可不是讨厌,是满足!李白和敬亭山互相对望,谁也看不够谁。能够欣赏敬亭山的只剩下了李白,能够欣赏李白的也只剩下这座敬亭山而已了。

好了,这一期我讲到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在文学界还有过一些争论。最早有人认为,是公元年,李白第一次来敬亭山的时候写的。可是那时候的李白人刚中年,在文学界地位如日中天,敬亭山所在地宣城,也有不少李白的朋友,那时候的李白,又怎么会发出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这样的感慨呢?公元年,是李白最后一次来到敬亭山。从年到年,将近十年时间过去,李白经历了战乱的折磨,早就变成一个孤独落魄的老头,这样的李白,才和独坐敬亭山里的孤寂吻合啊!

其实啊,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孤寂。曾经的李白畅游山水,来到庐山看见瀑布,写“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多么气势宏伟!游览天门山,看到长江冲破山口,就有“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多么的波澜壮阔。可是年迈的李白看见美丽的敬亭山,却没有了往日的豪情,只是颓唐地躺倒在敬亭山的身边。果然人的心是怎样的,看到的景色也就会染上人的情绪啊。你心情好,天上就算下雨,都是雨声叮叮咚咚;要是心情不好,就算大太阳,也是燥热难耐了!

现在我们了解了这首孤寂的《独坐敬亭山》,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是《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又有什么你不知道的事儿呢,我们下期再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njoyfound.net/jbzl/97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