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方小蓝字
编辑:河南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五临床学院、医院)新生儿科
新乡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新生儿咨询、急救--15670
编者的
为想成为“育儿无敌父母”而编写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春天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同时,细菌、病毒也随之活跃起来。而宝宝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所以一些疾病便容易在这个时节来袭和肆虐。那么,孩子春天最容易遭遇哪些疾病呢?宝妈们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呢?接下来的内容各位家长们就要认真阅读了!
春季宝宝多病的原因
经过冬季,宝宝的身体已经对寒冷习惯了。虽已立春但春天天气不按常理出牌,古怪多变又调皮,所以人体内部系统适应不了这种忽冷忽热的节奏,就容易出问题。再加上春季四处花粉飞扬,皮肤的不适,呼吸道的不适往往就会成为致病的诱因。
8种传染类疾病
1
流行性腮腺炎
又称"痄腮",以春季为发病高峰。发热(有时可不明显),腮腺部肿痛,一般先见于一侧,大多在1-2天后对侧也肿大,部分患儿仅有颌下腺肿而无肋腺肿者。多数一周内可痊愈,而且获得终身免疫。
治疗
无并发症的宝宝无需就医,只需在家中隔离护理,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若发现宝宝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痿糜、嗜睡,要警惕并发脑膜脑炎,医院诊治。
居家护理
①宜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
②不要给宝宝吃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可加重疼痛。
③用冷毛巾挤干水后轻轻地贴在肿胀的部位袋,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2
流行性感冒
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潜伏期数小时到2天。绝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先是出现发冷、寒颤等症状,随后发烧,体温升高至摄氏39℃以上,持续3-5天,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状。
治疗:
在治疗上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例如初起流鼻涕、打喷嚏症状较重时,可以吃些治感冒的药;咳嗽、咳痰等症状较重时,可选用祛痰和止咳药物;出现高烧,可吃些退热药。
家居护理:
①注意多补充水分、多休息;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发病前期以清淡为主,通常可在一周内痊愈。
②若发现宝宝高热持续不退或热退后体温又上升,同时出现咳嗽、喘息、面色发白或青紫时,有并发喉炎、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可能,要立即就医。
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
具有较强的传染性,6岁以下患病率尤高。流脑季节性明显,3-4月是发病高潮。潜伏期多为2-3天,最长可达1周。其特点是起病急,突然发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点及抽搐、颈部僵硬等异常症状。
严重的可在数天内死亡,或留下脑性瘫痪、脑积水等后遗症。3岁以下婴幼儿除发热、呕吐以外,常常拒食,并伴有腹泻、睡眠不安、尖声喊叫,容易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
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类与青霉素类抗生素相当敏感。经过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可在1周后逐渐痊愈。
居家护理:
①饮食宜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服用磺胺药物的宝宝要多饮水。
②保证房内空气新鲜。
4
百日咳
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传染性极强,而且时间长。发病期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后伴有深长的鸡鸣呼吸声(又称为鸡鸣尾声)或伴有呕吐。病愈后可获终身免疫。
治疗:在初咳期可用抗生素治疗,减轻症状,但在痉咳期则抗生素并不能缩短痉咳的病程。
居家护理:
①居室要安静,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避免受凉。
②少吃多餐,选择易于消化吸收。
③宝宝的衣服被子要常洗常换,必要时用紫外线消毒空气。
④不要随便给宝宝服用止咳药,不祛痰而强行止咳是很危险的。喂奶时若发生阵咳,等阵咳过后再喂,防止窒息.
5
猩红热
高发于冬末春初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此病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而以2-10岁幼儿为最高。
①轻型:发热不高,有咽炎,出疹期短,皮疹少而稀,往往未引起注意而自愈,常在出现皮疹脱屑或并发肾炎后才知道患了猩红热;
②中毒型:病势发展迅速,突然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有惊厥、昏迷、呕吐、烦躁不安,有时可迅速出现休克。皮疹很快遍及全身,且常有出血点。
③脓毒型:较中毒型症状更重,患儿有高热、烦躁不安,咽峡炎加重等症状,但此类患儿现已极少见。
治疗:
一般卧床休息,提供充分的营养和水分,症状严重的宝宝可输液,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良药。
居家护理:
①居室应注意阳光充足和空气新鲜,保持安静。
②生病的宝宝最好卧床休息,进食流质软食,多喝水。
③注意口腔卫生,每次饭后漱口。
④出疹期间,要加强皮肤护理,如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若宝宝因皮疹常感瘙痒,可涂抹药水以止痒。
6
幼儿急疹
又称婴儿玫瑰疹经呼吸道感染,但传染性不强,多见6-18个月的婴幼儿,以春秋季为发病高峰。被传染以后4-8天,小儿突然高热,几小时内可达39-40℃,经3-5天忽然下降。幼儿急疹的特点是一开始退热时即出现皮疹亦,皮疹为玫瑰色丘疹样,大多稀疏分明,先见于躯干,渐渐布及全身,手足,脸部较少,皮疹在24小时内出齐,1-2天内完全退尽,不留色素,不脱屑。
治疗:
高热时可以给解热剂,若高热持续不退,患儿头部可用冷湿敷,并用退热剂。
居家护理:
①高热对发疹是必需的,因此不建议退热过低,应多喝水,多休息;
②断奶宝宝患病期间的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7
风疹
多因与患儿直接接触传染所致。患儿被传染后,隔10-21天才发病,开始有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症状,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在发热的当天或第二天出现疹子。疹色往往在1天内,从面部开始很快布满全身,四肢较少。一般待疹子出齐就退热。疹子没有明显脱屑,也不留色素沉着,通常体温不高,患儿精神较好。风疹发病较轻,全病程2-3天。得过风疹可持久免疫。
治疗:
无需特殊治疗,在体温较高时需要卧床休息及多喝水。少数患者可并发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关节炎或心肌炎、脑炎及肝炎等,需及时送医。
居家护理:
①可根据宝宝的精神状态喂奶,如果以往喝牛奶的要多加点水,调得稀一点,吃饭的婴幼儿可吃稀饭或半流质饮食。
②如咽痛,可用温热盐水漱口,发高热而伴有头痛者可服解热剂。
8
麻疹
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后经10-12天发病。典型症状是在3-5天内发热至38-39℃,怕光、流泪、流鼻涕、咳嗽等,与患感冒相似;经3-4天,鼻炎、咳嗽加重,眼结膜充血,同时在口腔颊粘膜上有白色斑点,大小不等,称为麻疹粘膜斑,后按顺序发出疹子,一般先从耳后、前额、发际部开始,逐渐波及脸部。如果疹子顺利出齐后即开始消退,疹退处见麦麸状的细微脱屑,体温也随着下降,恢复正常。疹退后留有棕色色素沉着,1-2周后完全消失。一旦麻疹治愈,可获终身免疫。
治疗:
无并发症的麻疹患儿不必住院治疗,但因患儿在出疹的5天内传染力很强,必须严格隔离。若患儿高烧不退,咳嗽加重,呼吸急促,有可能并发了肺炎,如果在出疹过程中患儿声音嘶哑,喝水即呛咳,这是并发喉炎的前兆,这些并发症都要及时就医。
居家护理
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给患儿保暖。
②在发热出疹期间,多喝水,这样可以使皮疹易于发透,又利于体内毒素的清除。
③给予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食物,特别要注意维生素A的补充。
④发热有助于皮疹透发,所以出疹期高热不退可用小量的退热药,但体温不要降得太低,维持在38℃左右。
⑤在恢复期除少吃油腻的食品外,无需忌口,每天可用温开水将毛巾浸湿擦净鼻和眼睛。
过敏类疾病
1过敏性结膜炎治疗
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并以保持眼部卫生为主。结膜充血明显的患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滴血管收缩剂,并发角膜炎时可加用皮质激素眼药,如果过敏原是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菌,需要采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治疗。
居家护理
①切勿用热水清洗和反复揉搓眼部。
②还要减少日晒,少接触花丛。
2过敏性皮炎治疗
可口服复合维生素B并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伴有明显痒痛者可用1%氢化考地松软膏及新霉素软膏。
居家护理
①发病时,不要吃刺激性过强的食物,如生葱、辣椒、生蒜等。
②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饮酒,多食蔬菜和水果。
3过敏性哮喘治疗
哮喘急性发作时,可使用各种短效型支气管扩张剂,迅速控制病情。缓解期可给予免疫增强剂。
居家护理
①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②远离过敏原,尽量减少哮喘的发作。
4过敏性紫癜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敏性紫癜是指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多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秋两季居多。
“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还会引起肾脏受累。一般来说,肾脏受累的主要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有些病情较重的患儿,肾功会受到一定程度地损害。”肾脏受累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数天至数周内,其病因有些是因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也有些是因为某些药物、食物、植物花粉、虫咬等引起的过敏。
那么,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日常该如何护理呢?
1.防止感染。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来说,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身体状况,增强孩子抵抗力,尽量不要让孩子感冒,因为这类孩子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特别容易交叉感染,进而导致紫癜复发。
2.避免剧烈运动。无论是在患病时,还是在治愈后,都要让孩子注意休息,在恢复期尽量不要急于把孩子送往学校,如果必须去学校,应避免参加过多体育活动。当然,孩子在家修养时也要避免过度活动,因为剧烈运动会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此病复发。
3.注意饮食。有过敏性紫癜病史的孩子,在吃东西时,应尽量避免进食海鲜类、羊肉类以及蛋奶类制品,因为这些食物易引起过敏,会使过敏性紫癜复发。
其他类疾病1
上呼吸道感染治疗
采取一些对症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如高烧可采用药物或物理降温;鼻塞症状重者可用滴鼻净滴鼻,每天2-3次,每次每鼻孔1-2滴;止咳祛痰的药物最好用中草药制剂,而少用中枢性镇咳药;常用的中草药制剂有小儿止咳糖浆、西药合剂等;除合并有细菌感染外,一般不需要用抗生素。
居家护理
①房间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保持适当温度、湿度。
②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食物。
2佝偻病病症
我国3岁以下小儿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症之一,病因是日光照射不足,尤其在冬、春季紫外线不足,又因初春寒冷户外活动较少,故易发生。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喜哭闹、烦躁、晚上睡眠不安,易惊醒,常有"夜啼",出汗多等现象,尤其在刚入睡时,常常汗湿枕头。
治疗
应在小儿有早期症状时进行治疗。佝偻病治疗是较为复杂的,如果怀疑宝宝有佝偻病症状,必须就医,请医生根据小孩病情轻、重,病程长短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给予不同剂量的维生素AD和钙剂。
3
消化不良怎么办
消化不良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哪些食物容易引起孩子消化不良?
孩子消化不良的表现有哪些?
呕吐、厌食——婴幼儿表现为溢奶;儿童可表现为食欲差,无论家长怎样威逼利诱,孩子对食物都不感兴趣。
腹胀、腹痛——婴幼儿会出现异常哭闹,睡觉不安稳;儿童则表现为在吃过饭后喊肚子胀、肚子痛。
腹泻、便秘——婴幼儿粪便中会含有奶瓣;儿童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如果孩子长期消化不良,就会出现肠道功能紊乱,进而会出现便秘。
营养不良——长期消化不良的孩子,无法正常吸收足够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继而会导致瘦弱,营养不良。
如何治疗孩子消化不良?
饮食调节:调整饮食结构,做到荤素搭配,粗细结合,多给孩子吃容易消化和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避免过多食用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
药物治疗包括以下几种:
促胃肠动力药:如果孩子餐后出现腹胀,很可能是胃肠动力不足,可以选择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1岁以下宝宝慎用),可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和张力,明显改善消化不良孩子餐后饱胀、早饱等现象,但不能长期服用。
抗酸及抑酸药:常用的抗酸剂有铝碳酸镁、复方氢氧化铝、碳酸钙口服液等;抑酸药包括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和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这类药能明显缓解腹痛、反酸、烧心等症状。
微生态制剂:消化不良的孩子常伴有腹泻症状,而腹泻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市面上常见的药物有: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思连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
胃粘膜保护药:消化不良性腹泻可使肠黏膜受损,使用胃肠黏膜保护剂对腹泻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目前常用药物有蒙脱石散。
助消化药:这类药物的代表有胃蛋白酶、胰酶散、多酶片、乳酶生等。此外,还有一些助消化中成药,如小儿七星茶、小儿肠胃康及鸡内金等,也能起到一定的助消化作用。
要学习更多育儿知识敬请扫描下面
新生儿咨询、急救--15670
新乡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医院位置:新乡市一横街63号
新生儿科位置:1号楼(内科综合病房大楼)13层右侧最头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就够了怎么预防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