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公益献礼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706/4892467.html
医院招聘人公告
近期热门招聘医院招聘人公告
亳州医院招聘人公告
医院联合招聘千人公告
合肥市长丰县招聘县管乡用人公告
医院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在这里你可以遇见超乎你想象的人生百态,也可以从这些人生百态中感悟出许多人生哲理,从而让你在不经意中看清生活的无奈与残酷,让你在这种真实中一点点变得更加理智与成熟。我们以为,在医院工作多年以后,应该早已看惯了生死,看惯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对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再也不会激起心中的任何波澜,心情也不会随着那些病人曲折的人生经历而有任何的起伏。可是,当再次遇见,心中的那份平静还是会被眼前的种种画面所打破。
科室从外地转过来一位四十多岁的女病人,从发病的那天起,已经整整一个月了。听她的家人讲,她最初发病的地方并不在这座城市,而是离家千里之外的打工之地。在那里,她经历了与病魔的最初抗争,在医生全力抢救及自己顽强意志斗争之下,终于留住了宝贵的生命,待病情允许的那天,回到了离医院。病人因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而发病,转来的时候还处于昏迷状态,鼻饲饮食,带有气管切开导管,据家属讲,发病当时已进行了"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的手术,由于手术创伤较大,目前应激性溃疡的现象还依然存在,胃管内不时会有咖啡色的胃液流出。由于无法经胃管鼻饲流食,病人的营养只能靠静脉给予。在锁骨下静脉通道支持下,医生每日会给予一些高营养的液体进行生命支持,但这些对于一位长期卧床的病人来说,能吸收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由于营养物质缺乏,病人原本瘦弱的身躯变得似乎更加弱不禁风。平时对于某些人来说并不宽大的病床,对于她来说仿佛绰绰有余。护理她的亲人,在给她擦洗翻身时,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把她托起移动,任意变换体位。
长期守护在病人身边的是她的几个兄弟姐妹,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在她最需要照顾、需要关心的时候,她的丈夫自始至终都没能出现在病房。后来才知道,她与丈夫在几年前都已经离婚了,丈夫早已另建家庭,对于她的遭遇,丈夫表示不方便出手相助。农村不比城市,女人离了婚还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拥有一处独立的房产,过上看起来还算稳定的生活。而在农村,女人离婚了就要离开所在的村庄,回到娘家进行生活。而此时的娘家,有了嫂子弟妹们的参与,早已不是自己小时候在妈妈呵护下可以为所欲为的那个地方了。即使有父母无尽的疼爱,那个家也早已不像个真正意义上的家了。更何况,这次回来的不仅仅是她自己,还有一个需要她照顾的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小男孩。我们同情她的遭遇,同时也庆幸她们兄妹情深,一直以来能够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在想,作为家中的老大,作为诸多兄妹中的大姐,她一定是在这个家庭最困难的时候做出过牺牲,做出过贡献,才换来了今天大家对她真心的守护与付出。
然而,在疾病这个问题上,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换来回报,并不是所有的努力到最后都能达到大家期待的结果。就在病人从外地转过来不久,就出现了明显的脑积水现象,偶尔鼻饲入胃的流食瞬间就呕吐了出来,头部已经去了骨瓣的减压窗向外凸起着,硬的像块石头,只能依靠脱水药物来进行缓解。根据病人现在的身体状况,与家属进行沟通后,医生又为其实施了"脑室腹腔分流"的手术,期待术后病人脑积水的症状能够脱离脱水药物而有所改善。正如大家所希望的那样,术后刚开始的那几天,脑积水症状确实有了改善。但是经历了又一次手术创伤,原本有所改善的应激性溃疡又恢复到了严重时的状态,那不断从胃管流出的咖啡色胃液,使鼻饲营养管彻底成了营养进入的一种摆设。而真正的营养,又回到了最初靠静脉给予的阶段。更加不幸的是,此时的锁骨下静脉已经到了能够留置时间的最大极限,病人也反反复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热。为了排除高热是由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所引起,医生决定拔除这根生命支持的管道。但是,没有了这根管道,高营养液体就无法进行输入,对于本来就身体虚弱且又刚经历手术创伤病人来说,这是致命性的。于是,经过再三考虑,我们决定在原先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对侧上肢,为其留置一根中长导管,以延续接下来的静脉高营养治疗。虽然留置这根导管对于长期卧床,且体质虚弱的她来说,形成血栓的可能性比别的病人要大的多,但根据病人医院目前的条件,我们别无选择,可以说是不得不冒这样的风险。导管留置过程还算顺利。之后便拔除了锁骨下静脉导管。当我们认为把这一切都做好之后,病人发热症状该有好转的时候,病人却出现了呼吸急促的症状,血氧饱和度在正常鼻导管或者面罩吸氧的情况下,无论怎样也达不到90%以上。不得已,医生又一次把她转进了重症监护室,应用呼吸机来对其进行辅助呼吸。
无论人生经历着什么,都抵挡不住时间的快速流逝,在病人家属一天天的煎熬中,在病人一天天与病魔的斗争中,农历春节来到了眼前。
而这个春节,注定与以往过的不一样,许多长时间昏迷,病情不再有明显好转的病人家属都选择了回家维持治疗。而转进监护室的这位病人也随着时间的延长慢慢脱离了呼吸机,病情逐渐趋于稳定,最终转出了重症监护室。转出监护室之后,医生根据病人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多次建议病人家属带病人回家继续康复,医院等待病人醒来,是一个漫长且无法预估的事情,医院,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病人家属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在与病人兄妹沟通过程中,他们说什么也不让病人出院,而不让病人出院的原因,不是对病人清醒还抱有一丝希望,也不是他们各个家庭经济上有多么的宽裕,而是一旦放弃回家,不知道让病人去往哪里。他们都不愿意把一个长期昏迷中的亲人接回自己的家中,哪怕别的亲人也会定期前来照看。我们理解家属的苦衷,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都要继续,他们都已组成了各自的家庭,各个家庭都有了与病人没有亲情的家庭成员,把病人接回家,还是要考虑他们的感受。都说,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这位离婚后又无家可归的病人,上帝为她开启的那扇窗又在哪里?
此时,距离病人发病已经有五个月的时间了。五个月,对于顺风顺水的人生也许不会留下什么痕迹,医院有亲人的病人家属来说,也许又是特别的漫长。而这样的漫长,家属们又能坚持多久呢?是的,家属们最终还医院,但不是回家,而是住在医院,等待病人有一个自然的转归。
许多不了解真相的人总是以为,医生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总是会想法设法寻找各种理由阻止病人出院,殊不知,对于那些能够出院却不愿意回家的病人,医生浪费了多少口舌。
作者:户瑞玲
图片来源:包图网
感谢作者来稿!
如需转载,请标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