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组成员:车睿雯1,高瑜1,吉康祥1,蒋芳1,吉训明2,李传辉2,李芳芳1,刘宇嘉1,吕彦锋1,马红蕊1,任明1,魏文静1,吴川杰1,吴隆飞1,王彬成1,喻琬童1,张莉1,3
(按照姓氏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1.医院神经内科
2.医院神经外科
3.医院神经内科
通讯作者:吉训明,医院
5
AIS患者的院内管理:急性并发症的治疗
1
小脑和脑水肿
2推荐脑室引流治疗小脑梗死后梗阻性脑积水,应根据基础因素如梗死大小、神经系统疾病、脑干受压程度及治疗有效性选择是否进行骨瓣减压术。(推荐等级I,证据水平C-LD,改编自年脑水肿指南)
2小脑梗死患者虽经过药物治疗,脑干受压引起神经功能恶化时,应行枕下开颅减压和硬脑膜扩张术。当评估安全且症状明显时,应同时行脑室引流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推荐等级I,证据水平B-NR,改编自年脑水肿指南)
2当考虑行枕下开颅减压术治疗小脑梗死时,告知家属预后良好是合理的。(推荐等级IIb,证据水平C-LD,同年脑水肿指南)
2大面积幕上脑梗死是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的高危因素,应及时与患者(如若可能)和家属沟通治疗方案及可能出现的结局,医务人员和家属在决策过程中应该以患者为中心,特别是在预后中需考量干预方式或可用资源有限时。(推荐等级I,证据水平C-EO,新推荐)
2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存在高脑水肿的风险,推荐卒中早期减轻脑水肿并密切监测病人的神经功能恶化情况,有恶性脑水肿风险的患者应尽早转至神经外科。(推荐等级I,证据水平C-LD,改编自版指南)
2对于年龄≤60,单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但48小时内神经功能仍恶化的患者,行去骨瓣减压并硬脑膜扩张术是合理的,因为它使死亡率降低近50%,55%手术幸存者达到中度残疾(能走路)或更好(mRS评分2或3分)及18%患者12个月达到生活独立(mRS评分2分)。(推荐等级IIa,证据水平A,改编自年脑水肿指南)
2对于年龄60单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虽接受药物治疗但48小时内神经功能仍恶化,可考虑行去骨瓣减压并硬脑膜扩张术,因为它使死亡率降低近50%,11%手术幸存者达到中度残疾(能走路)或更好(mRS评分3分)但12个月无人达到生活独立(mRS评分≤2分)。(推荐级别:IIb,证据水平:B-R,修改:改编自年脑水肿指南)
2虽然去骨瓣减压术的最佳时机尚不明确,但将脑水肿引起的意识水平降低作为选择标准是合理的。(推荐等级IIa,证据水平A,同年脑水肿指南)
2应用渗透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脑肿胀所致的临床恶化是合理的。(推荐等级IIa,证据水平C-LD,改写自年脑水肿指南)
2对于脑水肿导致的急性重度神经功能恶化患者,采取短期中度过度通气(PCO2目标值33-34mmHg)作为一种过渡疗法是合理的。(推荐等级IIa,证据水平C-EO,新推荐)
2不推荐在缺血性脑或小脑水肿发生时使用低温或巴比妥类药物。(推荐等级III无获益,证据水平B-R,改编自年脑水肿指南)
2因为缺乏有效的证据及存在增加感染性并发症的潜在风险,不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常规或大剂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推荐等级III有害,证据水平A,改写自版指南)
2
癫痫发作
2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治疗应与其他急性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发作的治疗相似,应根据具体患者的特点选择抗癫痫药物。(推荐等级I,证据水平C-LD,改写自版指南)
2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推荐等级III无益,证据水平B-R,改写自版指南)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