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好金秋十月这几个雷区一定要避免

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也是最出片的季节。但秋天来得太快,走得太急。想拍的要抓紧。先许个愿,最近争取推送一篇拍秋的文章给大家。其实后台已经陆陆续续收到不少读者怕的秋色。今天的《编读往来》,就先点评几幅。1

Rachel枫叶是秋天最抢眼的拍摄题材。这片红枫很漂亮,可惜拍摄者只专注于整体,而忽略了细节。照片显得大而空。拿第一张照片来说,有两点应该改进。如果换做我拍,第一,我可能会离得再近一些,或者稍微变焦,拍摄这一撮红色部分,以后面的绿色树林为背景,拍出颜色对比和虚化感。第二,就是从稍微侧面一点的位置拍,叶子的错落感会更强一些。图片来源于网络而第二张,可以看到场景乱糟糟的,同样,如果留意细节,找到一两片造型比较好的枫叶拍摄特写,会让照片显得很灵动。图片来源于网络2

米饭《秋意绵绵》华为p30pro拍摄于四川阿坝卓克基官寨秋天,用秋叶做前景,拍出景深感,从构图上来说,是用了心的。但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前景,一定要放在最前面。就像我这张照片一样:而

秋天这张照片,在虚化的前景之下,还留有一片空白的地面,这就让被虚化的树叶很尴尬,不仅没有起到前景的作用,反而还很碍眼。究其原因,其实主要问题出在了照片画幅的选择上。16:9过长,导致很多不必要的元素被拍摄进来,改成4:3就可以了。3

两笑了之秋天的一片叶子,吸取这一年的光和热,独一无二的存在着这张照片,最大的亮点在于影子。但说实话,从选取的角度来看,叶片投射出来的影子显得过于厚重。而且和整个场景也存在割裂感,连接性不强。不过,看到这张照片,让旅行君想到了一位摄影师的创意。这位名叫VincentBal的摄影师,就善于利用这种阴影体积比较大的照片进行创作。简单加上几笔,画上五官四肢,就能成为一副颇有想象力的照片。回头再看

两笑了之的照片,如果当时能够围绕着这个影子做文章,拍摄之后再进行二次创意,可能也是不错的一种表现形式。4

piscesiPhone8东北的秋天节奏太快了,再不拍下来又到冬天了。就这张照片来说,问题主要有两个。在构图上,没大问题,线条、纵深都有了,但就是画面显得很空,如果能在景色中加一个人或者一物,画面就会活起来。所以,拍秋景,遇到好景色,不妨多等一等。第二个问题出在硬件上,从画上来看,应该用了长焦,而且是数码变焦。这导致画质涂抹感非常强,这种涂抹感以前也介绍过,在近距离拍摄单一物体时,会呈现一种油画的效果,很讨喜。但对于拍摄树叶这种凌乱琐碎的大场景画面时,就会丧失层次与细节,让照片看起来非常的假。解决办法?加个镜头,换个手机,或者有高超的后期技术。不然,还是避免吧。5

、《秋天的夜》mate10pro夜是美的,至于是不是秋天,黑漆麻乌的,估计人们也分辨不出来。拍摄者想给人一种天地广阔,人渺小的视觉感受。但在照片中却没有体现出来。猛一看,画面只有两部分,天和地,人因为和地同是暗色,所以,别人在看这张照片时,就会将人和地结合在一起。那么,如果地面占比比较大,就无法突出人的渺小。我后期剪裁了一下,缩小了地面的画面占比。天空一下就感觉开阔许多,对比感也就更强了。6

一条安达鲁的狗《白从红出》三星note8拍摄者可能觉得画面太杂乱,所以想到了用虚化来突出自己想表达的要点。这种方法,在极简的画面中,也许有点效果。但这张照片中,画面元素比较多,生硬的使用虚化,给人感觉是直接将画面截断,美感全无。其实,突出主体这个工作,更多的还是应该在拍摄时、构图时完成。再不济,使用剪裁,或者套实体框也可以。而强加虚化,就属于掩耳盗铃之举了。7

骑着奥特曼打怪兽渔民打鱼的日常,头顶的云像个鸭子,也跟他打鱼有呼应说像个鸭子,不太贴近主题。说像鱼鹰,那就巧妙很多了。如果就此联想,这张照片的确拍得比较巧妙。但从细节上来看,照片又有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无论是人的走向,还是云彩的朝向,都是偏右的,但是构图上,拍摄者将大部分空余的空间留在了左边,这就会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失衡。其次,天空蔚蓝,水面清澈,整体给人一种很透彻的感觉。但渔夫后面拖出来的一条水纹,里面却布满了浑浊的泥沙,而且,位置正中,面积不小。有碍观感。第三,渔夫作为主角,通体黑色,和照片整体的氛围并不是很搭。所以,构图上如果可以再向右一些,或者向上一些,拍摄时焦段如果可以再广一点,或者后期的时候转成黑白,可能都会更好一些。8

teacher许《晨曦与落日》华为mate20用二次曝光把朝霞和落日放到一起,让时光融化在色彩的变换中想法还是很巧妙的,色彩的衔接,也不错。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多重曝光通常会融合不同的焦段,如何将两个焦段巧妙和谐的结合在一起,才是考验。多重曝光最终要做的是:“你中我有,我中有你”。而不能:“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teacher许这张照片,下面是远景,上面是近景。只是简单的上下堆砌在了一块,给人感觉很生硬。比如:可以再放大日出,将日落的宽阔场景缩小,融合进太阳的轮廓中。9

小雪生《途中》华为mate20坐车经过一个隧道发现光影很好看就拍了一张这张照片,把汽车的驾驶室也拍摄进来了。通常,第一人称视角在画面中出现,都是有一些指向意义的。也就是说,他们或对于构图、或对于叙事,是决定性的存在。比如,坐飞机,你拍摄悬窗,那是为了体现一种框架式构图。或者,坐车,拍摄反光镜,它就是画面的中心点。但是,在这张照片中,把驾驶室拍摄进入画面,其对于照片的整体,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显得很突兀。那么,我就认为,如果拍摄时可以把镜头再贴近一点,或者后期进行剪裁,将驾驶室部分排除出外,照片给人的观感会更好一些。11问题十一:没有耐心等待

WeiPhone《光明之门》华为p20参观完寺庙正值黄昏,此时内心豁达趁着门外余晖光亮拍下这张从构图、场景、光线来说,照片都不错。但是,毁就毁在了右边门洞里的那个人。遇到一个好的场景不容易,值得多留些时间、花些精力创作。所以,拍照,第一就是要有等待的耐心。12问题十二:色彩的歧义

英树-lovelyJane《兄妹》iphonex缺失了颜色,会让照片变得暗淡。但有的时候,颜色太多也会起到反作用。比如,这张照片,表现的是亲情,用的手段是光线。那么,就应该围绕着光线做文章。一切会对光线产生干扰的元素,都应该被削弱或者剔除。这张照片,背景是很糟糕的,玻璃上的贴花,外面熙攘的人群,都分散了人们对于主体的注意力。那有什么方法可以既保留光线的对比,又能弱化不足呢?解决办法当然是:转黑白。当然,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好还是在当时拍摄时,就根据场景来选择合适的背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njoyfound.net/lcbx/10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