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听奶牛听电台
听听阳阳跟宝妈们说了什么暖心话,推荐了什么动听歌?
听信偏方“孩子有眼屎需要喝米汤降火”,厦门的新手爸爸让刚出生不足28天的孩子喝了一周的米汤泡奶粉。没想到,这让孩子出现了严重低钠血症,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
“孩子送来时,体内的钠镁都低于正常值,出现了电解质严重紊乱,尤其血钠值已是危急值。”医院新生儿科王礼周医生说,这是因为奶粉量少导致氯化钠摄入不足而水份摄入正常,从而引起细胞外液过多的低钠血症,发生脑水肿,导致孩子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情况。通过静脉补充钠和镁等支持治疗,孩子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很快得到了缓解和恢复,未再出现抽搐,也变得活泼可爱,前日顺利从新生儿重症病房转到了普通新生儿病房。
王礼周主任说,1勺奶粉兑毫升的水配比过稀,钠、镁等摄入量明显不够。而米汤主要是淀粉,未满4个月的宝宝由于消化系统缺少相应的淀粉酶,特别是胰淀粉酶,出生3个月后活性才逐渐增高。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小婴儿没办法消化淀粉类食物,长期喂养米糊容易营养不良。
婴儿不宜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
婴儿不宜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尤其是新生儿期更不宜食用。婴儿至少要4个月之后才可添加米糊等含淀粉食物。新生儿提倡母乳喂养,实在无法母乳喂养的婴儿,吃奶粉也应该按配方奶粉说明的比例冲调奶粉,按需喂养,为防止上火可以另外多喂些水而不是把奶稀释,以免引起电解质紊乱或营养不良等。
婴儿喂养4注意
1.6个月内光吃母乳就足够。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合理的“营养配餐”,能提供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6个月之后,婴儿必须添加辅食。
2.喂奶时要注意肌肤接触。母亲在哺乳中的声音、拥抱和肌肤接触,能刺激婴儿大脑反射,促进婴儿智力发展,有利于促进心理发育与外界适应能力的提高。
3.辅食应先吃谷类食物。添加辅食原则:及时、合理、安全和符合营养要求。婴儿生长至6个月时,消化系统及各器官的协调性已发育成熟,必须开始添加辅食。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婴儿首次添加辅食应从米粉(或米糊)开始,谷类不但提供较高的热能,还能补充铁,是最容易被婴儿接受的食物。
4.生病时也得吃得好。在患病期间,儿童仍应有规律地进食。甚至提供更多的食物和流食,以帮助及早恢复体力。并在治愈后两周内,每天多吃一餐,进行营养追赶,减少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0-6个月婴儿喂养有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过《婴儿喂养指南》(0-6月),给新手爸妈们一个参考。
资料,奶牛君之前就给大家做过整理:宝宝喂养指南(←←←戳标题点阅)延展阅读
奶粉冲错了也致命?常见错误手法有7个
宝妈宝爸们知道吗,给宝宝的奶粉冲不好,也会让宝宝的健康打折,甚至有生命危险!
王先生的儿子是一位早产儿,爱人母乳不足,刚出生3天的儿子只能加奶粉辅助喂养。喜得贵子的王先生自然百般宠爱,“我每次给儿子冲奶粉时,都会特意多加几勺,希望他吃得饱饱的。”可没想到王先生没等来孩子长胖的消息,小宝贝奶粉才喝了两天,就出现呕吐、腹胀、肚子硬等症状,原本生龙活虎的宝贝也一下没了精神。父母医院治疗,一检查才发现,孩子竟然得了肠坏死!
医生表示,宝宝喝的奶粉太浓,孩子的消化系统渗透压失衡,肠子外的水分往肠子里渗透,胀气胀得厉害,出现了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症状,再发展下去,孩子就会出现发烧、便血等症状甚至有生命危险。
避免这些10妈9错的冲奶法:
错误1:用矿泉水冲牛奶
矿泉水富含矿物质,磷酸盐、磷酸钙过多,而婴儿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长期用矿泉水冲牛奶会引发婴儿消化不良和便秘。
冲配方奶粉我们提倡用自来水。因为目前家庭用的自来水都是经过了科学的处理,质量符合标准,自来水煮沸后,放凉至40℃左右,再用来冲奶粉就可以了。
纯净水失去了普通自来水的矿物元素,而人从水中对钙吸收率可以到90%以上,所以不宜用纯净水冲牛奶。而矿泉水由于本身矿物质含量比较多,且复杂。
错误2:多多益善,奶粉越浓营养越多
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幼儿饮用后,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容易引起幼儿脑部毛细血管破裂。
有些家长怕孩子营养跟不上,每次冲奶粉都会多加上一大勺,把奶泡得浓浓的。谁想到,这却大错特错了。奶粉中含有钠离子,需要加足量开水稀释。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幼儿饮用后,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很嫩弱,因此容易引起幼儿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如经常给幼儿喝过浓奶粉,出血多了会影响幼儿智力发育。
当然,奶粉冲得太稀也不行,这会导致蛋白质含量不足,同样也会引起营养不良。所以,建议家长给孩子冲泡奶粉时,一定要按照包装上标明的配比,不能想放多少就放多少。
错误3:先加奶粉后加水
先加奶粉后加水,实际水量会少于奶粉冲调指示中水量,不能保证冲调浓度的精准性;再者,先加奶粉后加水,奶粉比较容易结团,溶解不均匀,不利于消化。
正确的冲调次序应该是,根据奶粉罐上标注冲调比例,先往奶瓶中加入温水,然后取适量的奶粉加入奶瓶中。
错误4:用沸水冲牛奶
婴幼儿奶粉中有不少热稳定性较差的营养成分,如果使用较高温度的开水冲调奶粉,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消化吸收,对宝宝肠道也造成伤害。某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将被破坏,特别是有的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会被全部破坏。
市面上的主流奶粉产品都是经过相关质检部门的检验,不含致病菌,所以为了保证营养,大多数奶粉所建议的冲调温度多数都在70℃以下。具体不同牌子的奶粉,建议的水温不一样,所以新购买一种奶粉饮用时,最好看看说明。
错误5:用勺子搅拌或使劲上下摇晃
会让奶液产生大量的气泡,而宝宝喝了含有大量气泡的奶液,容易胀气打嗝吐奶。
按比例加入水和奶粉后,套上奶嘴,用双手手掌夹紧奶瓶,水平方向来回滚搓,请记得温柔一点哟!
错误6:换奶粉如换衣服
无论是由一种牌子换到另一种牌子,还是同牌子的由一个阶段换到另一个阶段,这个过程就叫做转奶,容易导致宝宝肠胃不适。
转奶初期,必须两种奶粉混合吃。先在老的奶粉里添加1/3的新奶粉,吃过两三天后都没有不适的话,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两三天,再老的1/3、新的2/3吃两三天,最后过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在转奶的那几天不要添加其他新的辅食,宝宝生病(感冒、发烧等)及接种疫苗期间也不适合转奶。
错误7:放凉的牛奶煮沸再食用
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泡好的奶粉在未吃过的情况下,常温存放不能超过2小时;若放在冰箱冷藏,则不能超过24小时。短时间内未喝完的牛奶变凉,可以将装牛奶的奶瓶放进盛热水的容器内温热即可。
以上内容由奶牛君据《健康时报》、育儿经等综合整理,图片源自网络